孩子口吃应该如何纠正,如何训练
小孩子口吃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导致的。口吃是一种很常见的又容易被误解、嘲笑的症状,儿童口吃一般是由于身体感觉统合失调导致的问题,那么,孩子口吃应该如何纠正呢?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字、词的恐惧,对特定情景的紧张、焦虑,对会话内容的害羞和言语中“失控”的感觉。它不仅跟遗传、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同时感统失调和周围情境、氛围等诸多方面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它的出现,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
所以针对儿童口吃应该如何纠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解决其心理障碍,再用适宜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对症下药。
适宜儿童口吃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降到最低,大概一分钟60-1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分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降低这种持续性口齿不清的状态。
沙盘疗法
通过沙盘来表现自己,冥想来放松自己。结合孩子的内心状态,可以尽快解开心结,有助于排遣压力。再结合发音法,创造一个良好、温馨的氛围环境,一般情况下的孩子半年到一年即可恢复。
通过上述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孩童口吃的问题。但是需要各位家长注意的是:孩童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发育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语言障碍、心理阴影,还会伴随前庭觉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发生。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