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特殊群体康复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为特殊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能行!
树立康复一线品牌,打造一流康复器材质量
孩子上学坐不住、好动,很可能是缺乏这方面的营养刺激
来源:深圳市慧康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 作者:深圳慧康 | 发布时间: 2021-08-20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于幼小衔接和小学阶段的家长,可能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孩子上学坐不住、好动,很可能是缺乏这方面的营养刺激


孩子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认真听讲,课堂表现怎么样,上课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所有的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坐不住的孩子显然注意力是无法集中的,更不用说吸收进去老师所讲的内容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坐不住”、“开小差”呢?如何解决能让孩子安静、专心的坐下来学习呢?



孩子为什么会坐不住?





生理原因:年龄小发育不完善,孩子“坐不住”


3岁前儿童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抑制力较差,神经系统兴奋性高。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逐步完善,儿童的注意力时间就会提升。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是跟孩子的年龄直接挂钩的:


两岁的孩子,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7分钟,到了四岁,可到12分钟,到了五岁,延长为15分钟。


一堂课40分钟左右,和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相比较长,孩子“坐不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家长和老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态度,孩子的表现是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不要因此给孩子扣上“学习不认真”的帽子。



喜好原因:不喜欢某个老师,所以不想上课


家长们经常发现,孩子对于喜欢的东西,就能关注并坚持很长时间,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则很难做到坚持。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某个喜欢的老师,上课会特别积极,这个老师所交的科目成绩就会比其他科目高。


对“长得凶”不喜欢的老师,就会特别抗拒上他的课,上课完全在玩自己的,精神神游天外,学习成绩常常不及格。


有句古话说功夫在外,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可能只是一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却并没有被我们挖掘到。




感统失调让孩子“坐不住”




如果其他同龄孩子都能坐得住,而且不是因为个人喜好、医学诊断多动症等因素,孩子坐不住更可能的内在原因是感统失调。




1
前庭觉失调:



母亲在孕期经常躺卧看手机,没有通过适量的走动、摇摆等给予胎儿适宜的前庭觉刺激,导致孩子的前庭觉功能先天不足。


前庭是大脑的门槛,几乎所有进入大脑的信息都需要经过前庭觉的过滤才能够进入大脑。但是,前庭觉敏感的孩子,也就是前庭觉抑制困难的孩子,会把大量的,不管有用还是没用的信息都放行到大脑中,同样也会导致大脑脑压过高,脑神经抑制困难。从而令孩子对外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的现象。




2
触觉失调:



孩子是剖腹产(产道挤压是孩子生命中第一次最重要的触觉学习过程),或早期被家长包办过多、保护过度,没有获得足量的、丰富的、多元的触觉刺激。


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反应,因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表现为好动不安。



3
髓鞘化不良:



家长在生活中经常无意间打断孩子的专注活动(如宝宝专注地玩的时候,你一会儿问要不要喝饮料,一会儿问饿不饿),妨碍了他神经元的髓鞘化包裹,致使他的大脑神经网络比较容易“漏电”。


大脑信息的传递主要依赖神经元突触,也就是树突与轴突之间的连结,而突触在连结的过程中,其负责传递信息的轴突会同时进行髓鞘化包裹。什么叫髓鞘化包裹呢?简单来说,也就是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外缘形成绝缘体,避免大脑漏电。所以,髓鞘化包裹的品质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大脑网络电流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结果。髓鞘化良好,神经电流通行速度可以达到120m/s,髓鞘化不良,则容易产生神经电流信息的流失,其外在行为表现正是注意力容易受干扰。




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孩子因感统失调而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01


前庭失调导致的坐不住



家长可适当为孩子提供一些与前庭刺激相关的游戏与活动,例如轮滑、荡秋千、滑滑梯、游泳、跳床、跳绳、攀爬、翻筋斗、爬杆运动等等,建议一天至少进行一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若孩子年纪在四到七岁之间,则可增加到三次以上。


02


触觉失调导致的坐不住



1.抚触与按摩:轻触孩子全身的皮肤,以及运用适当的力度挤压孩子全身的皮肤,关节等部位,对于促进孩子的触觉发展极为有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就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抚触按摩,并在孩子1岁之后,加以挤压按摩。


2.多爬:不要怕脏,不要怕吃苦,一定要让孩子到处去摸,到处去爬,去滚,到处去体验各种各样不同的感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丰富的触觉体验,为大脑输入大量的触觉营养。


3.多带孩子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公园、郊外、游乐场.、大自然......这世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带孩子走出去,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和感受。


4.触觉游戏:洗澡游戏、梳头游戏、刷身游戏、抓痒游戏、沙土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在玩中得到充分的触觉刺激。


03

髓鞘化不良导致的坐不住




不管是在做作业还是玩玩具时,当孩子表现出一定的专注与沉浸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消失”,不做过多不适宜的关心和打扰。


作为家长,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穿透表象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


可能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因贪玩不爱学习或故意要走神、做一些小动作,在基本的感统功能不佳的前提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加之自制力和意志力的发展尚不完善,孩


可能对学习真的是有心无力。


所以,作为家长,在顺应孩子发展时间规律的基础上,在调动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也要让孩子发展学习力的基本——感统功能,得到充分的刺激、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