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特殊群体康复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为特殊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能行!
树立康复一线品牌,打造一流康复器材质量
孩子这样是感统失调还是敏感期呢?
来源:深圳市慧康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 作者:深圳慧康 | 发布时间: 2021-04-20 | 3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很多家长表示感统失调和敏感期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孩子这样是感统失调还是敏感期呢?

很多家长表示

感统失调敏感期

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01 含义 

敏感期: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它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


感统失调:简单来说就是,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使得孩子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02 时效


敏感期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现象,过了特定时间段,相应的敏感期现象也会消失。


而感统失调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各种阻碍孩子发展的学习障碍不会自行消失和改善。只有在12岁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来进行提高和改善,否则童年的不足将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短板。



03 如何区分




虽然感统失调和敏感期的一些现象相同或相似,不难发现,区别两者的最简单方法即是:了解各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并与孩子的现有表现做对比。


比如,如果孩子是在两岁之前的口腔敏感期内喜欢吃手,属于正常现象。


三岁以后甚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如果还在持续吃手、咬指甲,则多半是口腔触觉发展不足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感统训练来改善。





儿童典型敏感期的表现和对应时间段

1.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

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2.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3.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3岁

大肌肉1-2岁,小肌肉1.5-3岁,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


5.语言敏感期—1.5-2.5岁

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6.自我意识的敏感期—1.5-3岁

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


7.秩序敏感期—1-4岁

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8.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


9.空间的敏感期—9个月-4岁

喜欢垒高高、三维游戏、钻箱子等。


10.色彩敏感期—3-4岁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


11.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

不断追问“为什么?”,不管不顾地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12.剪、贴、涂等动手敏感期—3-4岁

孩子从这时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又是大多数孩子建构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


13.执拗敏感期—2-4岁

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


14.追求完美的敏感期—3.5-4.5岁

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


15.诅咒的敏感期—3-5岁

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所以,“屎巴巴”、“打死你”,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


16.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


17.审美敏感期—5-7岁

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开始挑剔。


18.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穿着白雪公主服装的小朋友,他们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掌握了两者的区别,就可以不必再为孩子正常的敏感期表现而困扰,也不会再轻易忽视孩子已经出现的感统失调现象,家长可以自行对照,如果孩子在某一敏感期出现了差异化表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及时带孩子进行专业性、针对性感统训练,抓住能力提升关键期,提升孩子感觉统合以及各项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专注、优能、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