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特殊群体康复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为特殊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能行!
树立康复一线品牌,打造一流康复器材质量
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目标之初级阶段
来源:深圳市慧康医疗康复 | 作者:深圳慧康 | 发布时间: 2021-02-03 | 425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闭症的核心就是社交障碍,尽管自闭症有不同的症状,其核心离不开社交训练。

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目标之初级阶段

       自闭症的核心就是社交障碍,尽管自闭症有不同的症状,其核心离不开社交训练。包括轻度自闭症儿童(如: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家长日常家庭干预中,社交训练也一直是自闭症训练的核心。因此,我们应当了解一下社交训练目标,更清楚今后社交训练的方向,以下转载自闭症专家邹小兵的《与你同行》节选。

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目标之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

1、对人感兴趣。首先当然是父母和家人,之后是其他小朋友和熟人,逐渐让孩子对人的兴趣要大于对物体和玩具的兴趣。开始可能是被动的,逐渐地期望孩子具有主动交往的兴趣。要珍视孩子主动发起的每一个交往信号,这个信号比金子还珍贵,也许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模糊的声音、一个对着你的微笑,家长应立即给予恰当的应答,让孩子明确感受到,他的眼神、表情、动作和语言对物体多数没有作用,但是对人却肯定是有用的。

2、享受依恋、陪伴时的安全、信任和快乐的感受,体验独处、离群时的无聊和危险。创造出反差强烈的对比环境,通过在父母照看下的稳定的养育行为和适度保护,帮助孩子建立依恋和信任,让孩子明确感受到,当和妈妈爸爸一起,在户外,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声音、有趣的动作、丰富的活动,尽管也会有一些小的意外发生,但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有玩具玩,有零食吃,快乐总是与父母相随;而一个人玩的时候,在家里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快乐,很无聊;在外面玩,有坏小孩抢我的东西,有人走路很快,撞了我,好像不安全(注:这一条主要是指对那些没有危险感的自闭症儿童,而对部分其实与父母很依恋的、缺乏安全感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并不适合)。

3、体验自己和他人感受。首先是体验自己对诸如甜、苦、痛、冷、热的感受,进而表现出高兴、兴奋、生气、痛苦、愤怒等。在此基础上,在各种日常生活中,开始观察和体会他人的这些感受和心情。

4、学会共同注意、对视、参照、同步、协调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是学习和体现这种能力的好机会,例如爸爸和孩子在客厅玩耍,这时妈妈从外面回家了,爸爸应适时地用手指指向,甚至扶起孩子的头,朝向事情发生的方向,从而和孩子一起,或用语言表达(妈妈回来了!),或用身体姿势,引导孩子和你一起注视妈妈,共同注意到妈妈回家这样一个事情。然后孩子和爸爸两人对视,表现出真实而略带夸张的高兴表情,做出上前迎接妈妈的行为。孩子与妈妈拥抱之后,再看着爸爸笑了一下,这就是参照。其他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例如客厅里突然出现好玩的玩具车或小球(惊喜、出乎意料的场景)物品突然从桌上掉下或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意外、惊吓的情景),任何共同经历的有趣或意外的情景,都可以成为我们与孩子练习共同注意、对视和参照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根据参照到的父母或他人的表情,孩子表现出相应的表情或行为,这就是会看人的表情变化;抓住各种社交线索,调整自己的行为,又形成了同步协调和配合等能力。

5、学会假装性游戏和想象性游戏。这是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伴随出现的社交本领,尤其是当孩子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也期望有社交活动,于是将布娃娃当成了孩子,自己当成了妈妈,孩子会对布娃娃说话,给布娃娃喂饭,玩着过家家的游戏;也可以将扫把当成飞机,把小凳子排列当成火车,把垃圾桶当成帽子,等等。

正常发育儿童,上述初级社交能力大约在两岁前就能够获得,但是在自闭症儿童,什么时候拥有这些能力是不一定的,与自闭症程度密切相关。轻到中度自闭症儿童在初诊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这个能力。我们认为,一旦自闭症儿童孩子经过训练,拥有上述能力,儿童也就拥有了初级社交能力,可以被认为已经走上了训练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