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特殊群体康复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为特殊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能行!
树立康复一线品牌,打造一流康复器材质量
前庭失调的十种典型表现,最后一条常被误认为自闭症
来源:深圳市慧康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 作者:深圳慧康 | 发布时间: 2021-09-15 | 10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庭失调的十种典型表现,最后一条常被误认为自闭症



在感统训练中,前庭训练一直被作为核心来进行,因为前庭系统发育是否良好,关乎儿童语言发展、姿势维持、眼神对视、注意力、学习力等各个方面。严重时,甚至会因为儿童出现的部分前庭失调表现,而被误认为是「自闭症」,导致训练方向出现偏差。


那么,前庭系统失调的孩子到底会有哪些表现,父母又该如何提早发现并及时加以干预。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各位家长一一解答。


先说前庭失调的儿童一般会有如下十种典型表现,父母简单对照后就会有初步判断。


前庭失调儿童的十种表现


第一,姿势维持不佳。身体特别软,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身体松松垮垮的感觉;

第二,平衡感不好。经常容易摔跤,不敢骑平衡车、走独木桥;

第三,眼神不对视。眼睛总是左瞧瞧右看看,就是无法注视,与人说话交流时也不对视;

第四,无理由的好动。漫无目的地动,就是无法安静下来,严重时还会出现疯跑,没有危险意识地疯跑;

第五,指令回馈不佳。你喊他,他不理你,除非是特别大的声音或者与吃有关的指令才会回应,其他都不回应,或者回应很慢;

第六,逻辑思维障碍。做事情没有目的性,完全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七,社会交往障碍。不会或者不能和小伙伴玩耍,即使能也表现出策略单一;

第八,学习认知障碍。学不会记不住,简单的问题教了很多遍依然转头就忘,也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对语文等图像记忆特别擅长的表现;

第九,情绪表达单一。部分儿童会伴随着表情木讷,严重时会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感觉;

第十,语言表达障碍。会表现出不说话,或者主动语言少,或者不会说长句子、语言逻辑混乱等。



很多家长会好奇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前庭失调,到底是带养过程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实际上,前庭系统从胎儿还在母体中时便已经形成。孕期五个月,宝宝就可以感受到妈妈的身体运动。这个阶段,孕妈妈们要有意识地运动,久坐久躺便会让宝宝错失一次前庭发育的机会。

与此同时,婴儿时期的摇抱,七八个月爬行敏感期时的爬行活动,两岁时儿童的运动元年,喜欢跑跑跳跳……这些被动的和主动的行为,其实都是儿童进行前庭训练的方式。一旦错过,则很容易造成儿童前庭失调


又因为前庭觉的发展依赖于空间位移的变化,而当下很多儿童每天只在家庭、学校、小区三个的固定场所,进行三点一线的生活,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这就导致孩子的活动空间受限,因此也局限了前庭觉的发展


前庭功能的成熟与否,直接关乎到大脑功能的成熟与否。因此,想让大脑正确处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同时指挥身体做出适切性行为,那么前庭觉的功能就必须正常且成熟。


所以,前庭系统一旦出现障碍,家长就必须要加以重视,以免进一步影响儿童大脑的整体发育,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