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特殊群体康复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为特殊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能行!
树立康复一线品牌,打造一流康复器材质量
早发现早干预!感觉调节障碍儿童的日常表现,在家就能测!3
来源:深圳市慧康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 作者:深圳慧康 | 发布时间: 2021-06-23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早发现早干预!感觉调节障碍儿童的日常表现,在家就能测!3


03 感觉寻求


人类的大脑要想维持正常的机能和状态,一定量水平的感觉输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本体觉、内脏觉等感觉刺激。这些刺激类似于食物,能够源源不断地滋养我们的大脑,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状态。
一旦这些感觉刺激被剥夺,被中断或者被限制,儿童就会采用非常规的手段来主动寻求这些感觉刺激,也就是感觉寻求,比如像下面这些举动:

喜欢自己原地旋转;

喜欢看旋转的灯光或马路上的车灯;

喜欢大声尖叫;

喜欢手在眼前晃动;

天不怕地不怕,爱冒险;

总是坐不住,喜欢不停地动、疯跑;

……

假如儿童出现类似的表现,家长不必过于忧心但却要加以重视,因为这是儿童在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你们不要再包办代办、限制我的行为了,我的大脑需要营养(感觉刺激)!

那么,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三类感觉调节障碍的表现,该怎么办?别着急,给你四条建议:



  丰富触觉刺激。触觉是神经组织的重要营养,是一切神经通路的基础。家长可以给孩子做触觉按摩,也可以带孩子玩沙、玩积木、做家务等等,用多元化的游戏活动给予孩子丰富的触觉刺激体验。
  加强前庭功能训练。比如,可以多让孩子玩荡秋千、旋转木马、骑脚踏车、蹦蹦床等摇晃类、旋转类和跳跃类的游戏和运动。
  父母给予深度陪伴。碰到孩子的异常表现时,要耐心指导,避免苛责和训斥,以免对儿童心理上造成损伤,温柔而坚定地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加大户外运动。跑步、爬山、踢球、打球都可以,一定要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切忌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

人类在一出生时就具备感觉调节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神经元有了更多的连接,髓鞘化包裹也越来越严密,随着进入大脑的信息日渐增多,迫使我们的感觉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但很多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包办代办限制过多,以至于儿童无法获得足量的多元的感觉刺激,导致感觉调节能力下降,各项行为不能与年龄和环境相适应。因此,也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不包办、不代办、不溺爱,给予孩子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