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是否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情绪暴躁易失控?不听指令?触觉敏感?写字丑不好看?动作不协调笨拙?阅读跳行漏字·····如果有相关的困扰可以详看此文,小编整理了家长群中经常提出的八个经典问题。
临床上,注意力训练的面向大约有几种:
1. 视觉注意力:可以让孩童练习视觉搜寻,按排搜寻、圈选找逗号、找指定数字、算数量,可以练习去观察、注意图片细节,如:找不同、在复杂背景中找出指定人物等等,或是练习视觉记忆,可以记住刚刚看过的两或三项东西然后再指出来,或是记住刚刚看过的数字再背出来。
2. 听觉注意力:可以让孩童练习去觉察、注意听觉指令,如:反应速度,可以按照指令去做出指定动作,可以去分辨不同的声音而不会做错动作,可以听完指令并做出正确的步骤⋯⋯等。
3.集中性注意力:练习孩童可以觉察到主体讯息,集中在简单任务中,可以完成简单安排的任务,并作一些简单的成果检核,如:球有没有丢进框框内、硬币有没有都丢进小猪扑满里、有没有丢完⋯⋯等。
4.持续性注意力:练习孩童持续专注在同项活动的能力,可以延长专注的时间,如:可以在调节活动后,专心写完一本作业约15分钟,随着时间的提升,去延长注意力的持续程度。
5.选择性注意力:练习孩童在处理讯息时可以屏蔽不必要的干扰,如:上课的时候不要走廊有声音就转头张望,所以可以练习孩童去筛选、抑制不必要刺激的能力,如:可能在有背景音乐的环境中,喊出指令,让孩童要去除背景声音的干扰,还能够听见指定的指令,或是在自然吵杂的环境中,让孩童练习去专住于目前执行的任务。
6.分顾性注意力:可以同时注意两种讯息并同时处理,如:边抄写边注意老师有没有念下一道题目,这个部分可以训练孩童同时处理两项任务以上的能力,如:边走平衡木边端球、球要维持不掉落,或是两种指令分别要做不同动作,可能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要去找指定物品,但听到铃声后要赶快带着物品回到座位⋯⋯等。
7.转换性注意力:可以在不同的任务做注意力转换,如从一个活动自然地转移到下一个活动,如:体育课上完后紧接上国文课。可以让孩童练习在不同的活动上作衔接,做快速的转换和减少暖身,如:练习查找主体讯息和脉络,使更快进入下一个活动。
8.工作记忆:注意力基础能力达到了,还会再加强更高阶层的认知处理,如:可不可以记住相关讯息并作认知处理,如:记住价目表后,可以做连续的加减运算,或是记住数字顺序后,可以再倒着念回来,或者听完五种名词后,可以去做分类动物有几个、水果有几个⋯⋯等。
9.执行功能:此部分是考验孩童最高阶层的注意力功能,除了专心之外,还要去有效地执行、规划所有的活动步骤跟流程,如:象是给予任务清单,说明一遍之后,孩童可以自己不遗漏细节的按照清单顺序,正确地完成指定了三~五个任务,象是可以自己按购物清单自己出门买东西,或是依照不同的问题状况,去解决处理问题,如:明天的课表是什么、要不要交作业,可以按照课表来整理书包,并且检查自己有没有写完、带到作业或指定用品⋯⋯等。
10.建立策略:除了加强注意力训练之外,也会引导孩童建构稳定、有效的策略,来协助其更容易达成目标,如:给予专心尺,让他可以专心看完一行字,再到下一行,或是教导要由左到右按行搜寻、不要跳行,每行看完了就打一个勾、避免分心混淆⋯⋯等,利用一些其他的辅助策略,来让孩童可以更独立地、成功的完成任务。